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总有人不够冷静,一步步陷入局中。”市公安局武陵分局东江派出所所长何其翰常年深入群众开展预警劝阻,他虽然反诈经验丰富,但面对受骗群众的诉苦与追悔,也常常感到很无奈。
“前不久,辖区内一女子在某虚假炒股平台转账,我们上门预警止付,又让其家人做思想工作。然而,没过几天,她又转账几万元。”何其翰分析,受骗者不甘心,心存侥幸,在诈骗者的多次心理攻防下被套路。
何其翰告诉记者,他经手的“电诈”案例中,被骗者多为30岁到50岁的女性,尤其是一些全职“宝妈”往往难以抵制诸如刷单返利的诱惑。而对于一些离异单身女性来说,则容易在网络上的假“高富帅”面前失去理智,被诱骗进行所谓的“投资炒股”,最终遭遇“杀猪盘”骗局。
“一位‘宝妈’在网上刷单被骗60万元,来报警时,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回忆这些年接到的“电诈”案,汉寿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李嘉琪有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李嘉琪分析,电信网络诈骗多为团伙作案,骗术较高,他们往往会根据某个地域、某个人群的特点进行精准“围猎”。在汉寿某乡镇,当地老百姓有的出国务工赚了点小钱,诈骗分子便以出国务工为诱饵在网络平台实施诈骗,收取意向金后就拉黑受骗者不见踪影。
“很多人身在局中,面对诈骗分子的利诱防不胜防,我们惟有不信、不听、不转账、不给验证码,才能保证自身财产安全。”李嘉琪无数次苦口婆心告诫群众,然而总有人想要以身试“诈”。
“当局者迷,大部分人经民警上门预警都能醒悟,但仍有少部分人不愿接受被骗的事实,甚至认为民警上门见面劝阻挡了他们的‘发财路’。”临澧县公安局反诈民警徐灏告诉记者。
“在武陵区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被诈骗的对象上有80岁的老人,下有10岁左右的孩子,男女比例为1∶2。”市公安局武陵分局反诈民警杨子常年开展“电诈”案件分析研判,对电信网络诈骗套路研究较深入。
“最多的还是网络刷单,目标人群主要是年轻的‘宝妈’,也有一些学生。四五十岁的单身离异女性容易中招‘杀猪盘’。”“男性容易陷入网络贷款类骗局,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中年男性则容易被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分子盯上。外地单身男可能会遭遇网上骗局。” “有的家长随意将手机给小孩玩耍,连转账支付密码也告诉孩子,结果孩子遭遇网络诈骗,这样的案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少部分在校学生为了三五百元的小利,随意将银行卡、手机卡出借、出售,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杨子告诫大家,“帮信”也是犯罪,切莫贪小便宜。
[此文来源:常德日报,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