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小心高利陷阱 远离传销骗局

2023年8月14日 评论 0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小心高利陷阱

远离传销骗局

案例

2020年10月以来,杨某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创建“云健康”微信群等方式,宣传其公司的运作模式、奖励制度,并介绍他人加入,要求参加人员交纳费用或以认购该平台产品取得发展人员资格,并通过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获得报酬。

具体模式为交纳2000元认购产品可成为会员(初级推广员),交纳6000元认购产品或发展2人可晋升为中级健康顾问,交纳12000元认购产品或发展5人可晋升为高级健康顾问,以此类推,形成11个会员级别,可通过发展下线晋升级别,每个级别会员及其发展的下线均有相应提成。2022年10月27日,市场监管局对杨某处罚款23万元的行政处罚。

01
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02
简述传销
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发展人员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非法获得财富的行为。传销的本质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
新型传销: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手机,不集体上大课,而是以资本运作为旗号拉人骗钱,利用开豪车、穿金戴银等,用金钱吸引,让你亲朋好友加入,最后让你达到血本无归的地步。

如何识别网络传销陷阱
1.入门费。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
2.拉人头。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
3.人头抽成。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下线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

如何防范非法传销
1.保持警惕、抵抗诱惑。如果接到身在外地的亲人、亲戚、朋友、同学以电话、微信 QQ等方式邀你前去合伙做生意、开发大项目能赚大钱,务必要弄清楚对方的真实状况,思考对方是否在从事传销,不要被对方的热情和许诺及高额的回报蒙蔽而轻易前往,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2.多学习、多咨询。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多向有法律知识的人请教,向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咨询,多了解传销的一些惯用的套路,帮助自己识别传销、远离传销。
3.发现自己被骗参与传销活动后,要注意收集证据。包括汇款帐号、汇款凭证、交费收据、介绍人及更高级上线人员的姓名、电话等相关证据线索,并将这些证据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
4.记录相关线索。发现传销行为及成为了传销受害者,应积极收集有关线索信息,传销活动的详细地点、传销人员尤其是骨干人员的住所、传销方式、宣传材料等,并尽快举报。
03
检察官提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传销被披上了“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等华丽的外衣,通过眼花缭乱的各类APP、“观看广告赚钱”等五花八门的骗术并不断变换的犯罪手法,使一些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人掉进网络传销的陷阱中,最终导致受害人负债累累甚至家破人亡。因此,一定要谨慎下载APP。切勿轻信“一夜暴富”“高额返利”等骗术,要增强识别传销、防范传销的意识,如遇到收取入门费、拉下线的情况,应立即引起警觉。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误入传销,要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留存证据并及时报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文来源:鄂伦春检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