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暑假到了,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殊不知诈骗分子也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各类骗局。
绘图 沈江江 图片来源:扬州晚报
近日,泄露明星隐私、赠送明星周边礼品等诈骗多发,扬州多名中小学生被骗。对此警方提醒家长,平时要加强孩子的反诈防骗意识。
△骗子声称学生泄露明星隐私进行恐吓诈骗
7月27日,扬州市宝应县13岁的小玥(化名)使用其母亲手机浏览短视频时,无意间看到了网友在评论区发布偶像王某某的QQ号,小玥立即使用其母亲QQ号申请添加好友。成为好友不久后,对方的账号便发来视频,称其侵犯了明星王某某的个人隐私,要她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否则其QQ账号绑定的银行卡马上会被冻结,并且发来了多张PS的孩子被警方抓捕的照片。听到这一消息,小玥立刻慌了神。
对方紧接着又表示,只要小玥扫描其发来的二维码转账,他们查看流水没问题后会全额退回,这件事情就结束了。在对方的引导下小玥用母亲的手机扫码转账4000元。之后,对方表示事情已得到妥善解决,只要删除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就可以了,并且不能告诉家人。晚上小玥妈妈查看手机时察觉到账上余额变少了,询问后才知道小玥遭遇了诈骗,赶快报警。
△骗子以免费赠送明星周边礼品进行诈骗
7月31日,邗江区14岁的小颖(化名)在家中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关于“某少年团”的视频,视频第一张图片是“某少年团”的周边并且配文说加QQ群可以免费送周边。于是小颖扫描了图片上的二维码加了QQ群。
接着,小颖按对方要求添加了“解冻客服”,对方用视频聊天的方式引导其用家长手机上的支付宝绑定银行卡,并开通了快捷支付。之后,对方又发来一个收款码,要求小颖转账6万元并且删除转账记录,小颖一一照做。待其爸爸回家了解情况后,才意识到小颖被骗了,于是立即报警。
据民警介绍,这一类骗局主要锁定追星未成年人群体,通过冒充明星工作人员、律师等特定身份,与未成年人建立联系。随后以威胁、恐吓等方式或以泄露明星隐私要核查征信、粉籍等为由,要求未成年人获取家长手机进行相关操作,诱导未成年人开启“屏幕共享”、告知“验证码”等,最终将受害人银行卡钱款转入数字货币账户、境外账号。
对此警方提醒家长,暑假到了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家长要多多关心孩子的动态,常态化正向沟通、交流,并在平时提高未成年人识别防范意识,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添加所谓的明星账号等。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好开机和打开软件的密码,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机转账付款。
[此文来源:现代快报 通讯员 反诈轩 记者 顾潇,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