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盯上路边摆摊的老年人,假借买东西,偷偷用假币换走真币;经过一番洗脑,把进价84元的产品以1680元的价格卖给老年人……近日,记者从茅箭公安分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还是有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警方收集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老年人骗局类型,提醒广大老年朋友注意防范。■记者杨建波特约记者 戢子轩 通讯员秦亚南实习生曾雨菡
案例一
假币换真币6名老人上当
今年3月底,朝阳路派出所接到报警,“有人用假币买东西。”由于近段时间接连发生类似的假币案件,民警怀疑这是同一人所为。
在向报案人仔细询问事情经过后,民警又调取周边公共视频,进行线索摸排,迅速锁定嫌疑人彭某。3月27日,民警蹲点守候,在张湾区一小区内将正在吃饭的彭某一举抓获,并在他身上和家里搜出十几张百元假币。
经调查,彭某时常在街边晃悠,专门以在路边摆摊的老年人为作案目标。他假装购买小菜、水果,先将真币递给摊主,后声称有零钱,将真币要回,又再次谎称零钱不够,将假币递给摊主。有些摊主在第一次核验过钱币的真伪后,第二次就会放松警惕,毫无防备地将假币收下,找零钱给嫌疑人。
3月30日,朝阳路派出所举行挽损返现仪式,向6名受害人退回了被骗现金,随后民警科普了骗子惯用的诈骗套路,以及如何甄别真假币。
案例二
为老年人洗脑84元的产品卖1680元
今年初,茅箭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多次摸排、蹲点,锁定位于城区一酒店15楼的“苗爷爷保健食品馆”诈骗窝点,成功抓获嫌疑人李某、余某、薛某等人。
李某交代,2022年4月至5月,他和余某等人在酒店内开设”苗爷爷保健食品店”,以发放免费礼品为诱饵,采用“会推”“网推”“餐推”“旅推”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前来,再通过上家“足博仕有限公司”统一组织并采取视频宣讲方式,宣传一款“大漠酒”有提高免疫力、治疗关节疾病等功效,诱导老年人购买。
事后查明,这款酒的进货价为84元/件,而李某等人对老年人进行洗脑之后,以1680元/件的价格进行售卖,初步核实涉案金额为3万余元。
案例三
谎称买产品有补贴诱导20多人购买
6月14日,茅箭公安分局将“桑蚕基肽”诈骗案中的桂某、韦某、江某等人移送至茅箭区人民检察院起诉。
警方查明,2022年1月至5月,韦某、江某等人在人民路港晖巷打着文化传媒公司的旗号,以发放老年体育报的方式收集老年人的信息,再通过发放礼品、组织旅游等方式诱骗20余人到公司听课。
他们找来“讲师”桂某冒充农科院工作人员,宣传一款名为桑蚕基肽的压片糖果。桂某宣称,这款产品有提高免疫力、抗癌等功效,诱导老年人购买,并承诺购买产品可获得两万元的补贴,不少老年人信以为真,掏钱购买。经核实,这起诈骗案的涉案金额达10万余元,涉案人数20多人。
警方提醒:谨防十类骗局
如何帮助老年人远离骗局,不上当?近日,茅箭警方整理了十类常见诈骗类型,提醒老年人注意防范。
类型一:提供虚假养老服务。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
类型二:投资虚假养老项目。通过投资养老保险项目、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等方式吸引中老年人,诱骗中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类型三:销售虚假养老产品。通过免费旅游、情感陪护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
类型四:虚假宣称以房养老。通过讲解和推介养老形式,诱骗老年人形成房屋产权“倒按揭”的消费理念,与中老年人非法签订房产抵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诱骗中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理财产品”。
类型五:虚假代办养老保险。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虚构或夸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有的则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为由,收取中老年人的材料费,诈骗受害人缴纳的保险金。
类型六:开展虚假养老帮扶。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然后实施诈骗。
类型七:保健品骗局。骗子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前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推荐保健品,夸大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
类型八:投资理财骗局。赠送小礼物吸引老年人,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高端投资项目,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使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享受提前返利等方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类型九:“黄昏恋”骗局。“黄昏恋”骗局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
类型十:冒充公检法骗局。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弱和恐慌的心理,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自证清白,从而实施诈骗。
牢记六点,远离骗局
谨防诈骗,民警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不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和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不贪图便宜。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的念头。
不要轻易大额动钱。凡是要大额动钱时,一定找儿女或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必要时报警。
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宣传和所谓的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端正保健理念。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此文来源:十堰晚报,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