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面对所谓高收益的诱惑,一定要保持警醒,切勿盲目相信“内幕交易”“稳赚不赔”说辞,其背后往往隐藏各式骗局和犯罪伎俩,如遇类似情况,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并立即报警。
5月15日是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13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警方2022年以来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整体情况。发布会上,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六支队支队长杨立华介绍了警方打掉多个新型传销团伙的情况。
杨立华介绍,2022年以来,北京市出现多起涉“玉石、字画、红酒等收藏品抢购转售类”警情,总队通过梳理核查,迅速查明交易规则、团伙层级、资金流向,准确认定案件性质,牵动相关分局打掉了涉嫌开展传销活动的犯罪团伙48个。
“抢购转售”式传销犯罪活动线上交易平台。图源:北京警方
经过侦查发现,上述犯罪团伙首先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搭建网络交易平台,再以销售所谓玉石、字画、红酒等难以确定市场价格的艺术品、收藏品名义,通过扫码等方式招募会员,并依据加入顺序,确定会员上下级关系。会员按照标价购买商品后,次日向平台缴纳一定费用,即可将所购商品在平台继续加价销售给下级会员,以此循环、反复售卖。商品每交易一次,犯罪团伙即赚取交易额2%至4%的费用,会员个人赚取交易额1%至2%的提成。随着交易不断进行,上级会员还可额外获得每笔交易额3‰左右的返利,引诱会员不断发展下线,获得更多收益。
警方查获的资金和银行卡。图源:北京警方
随着会员人数增加,犯罪团伙不断增设二级网站,发展的下线会员层级众多,每日交易总额均高达数百万元。而实际所售“艺术品”“收藏品”多为劣质商品,实际价值仅为几十元至几百元,上架后可炒至数十万元。当商品经过多轮抢购后,已远高于原始价格,这些高价的“艺术品”“收藏品”势必无人购买,最终导致底层会员成为“接盘侠”承担全部损失。
犯罪嫌疑人所用的平台,以高额返利为诱饵,广泛发展下线。图源:北京警方
最后,杨立华向广大群众提示,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要保持戒心。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地区、无接触的新型网络销售模式兴起,传销活动也借此有了新“外衣”。面对所谓高收益的诱惑,一定要保持警醒,切勿盲目相信“内幕交易”“稳赚不赔”说辞,其背后往往隐藏各式骗局和犯罪伎俩,如遇类似情况,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并立即报警。
[此文来源:新京报 记者 张静姝,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
廉价“藏品”炒至数十万元!北京警方打掉48个利用网络交易平台涉嫌开展传销活动的犯罪团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