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近年来涉及养老领域的欺诈“套路”花样百出且越发隐蔽其中以药品、保健食品推销居多不少老年人因骗局遭受巨大损失“养老钱”被套血本无归
3月7日,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反映,峨眉某连锁保健品品牌经营户,夸大其产品功效,身边多名老人参与其中,每月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购买,养老金被忽悠一空。
“每天他们会组织线上线下开展群体洗脑活动,还要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发展下线,成功后返利进行传销行为,家人多次劝阻无效,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向政府求助。”反映人情绪激动地说道。该情况立即引起了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赓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细致部署,并马上采取调查行动。对经营涉事品牌商品的商户进行摸底,初步摸清本市范围内4家商户的经营地址、负责人和开业时间等信息。
3月9日8时,我局派出4支执法队伍,分别赶赴4家涉事品牌商品经营户,针对企业证照资质、食品安全、价格收费、广告宣传、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检查。现场查获过期保健食品2盒,价值896元,已依法对过期保健食品进行查封扣押。现场提取相关宣传、记述稿件49份。
下一步,市场监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迅速有力推进案件线索调查处置,依法依规打击处理涉老领域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老百姓的“养老钱”。
峨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此特别提醒广大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要注意:▶理性看待消费。无论选购何种保健食品,消费者都要优先考虑产品的品质,警惕各种以免费发放礼品、免费检查、免费试用、养生讲座、邀请旅游等形式推销保健食品的行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避免占小便宜吃大亏。
▶增强辨别能力。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蓝色草帽样标志和批准文号,在选购时要到证照齐全的销售场所购买,仔细查看标签说明书,选购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保健食品,切勿盲目购买。
▶切勿以食代医。当前,多数保健食品或多或少都宣传具有保健或辅助治疗作用,有的甚至违规进行疗效宣传。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品进行治疗。
▶依法主动维权。消费者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购买保健食品,都要主动向商家索取购物小票、购物发票等购物凭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当发现所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通过线下讲座或线上夸大功效的方式推销产品,或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要破除面子意识,主动告知家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依法主动、有理有据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 价广股 办公室 图 价广股 胜利所
[此文来源:,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