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政府加大了打击传销力度,但传销经济邪教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异地拉人头传销猖獗,传统传销转战互联网,庞氏骗局、非法集资与传销手段交织,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打击传销任重而道远,反传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狙击传销邪教的疯狂蔓延!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内容来源: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请遵守CC协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满500返300,满1000返1000”,“消费=存钱=免费”“低门槛、高收入、小投资、大回报”,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有没有心动?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你曾经相信过吗?“消费返利”的骗局你是否中过枪?苏州市工商局、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建议广大市民在参与类似投资或商家举办的返利促销等活动时要慎重,谨防风险利益受损。
近年来,全国各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包括苏州在内,均受理到一些因参与各种形式“消费返利”活动后利益受损的消费者投诉,其中,以老年消费者居多。
如最近正在苏州、常州流行的一种“老妈乐”投资“消费返利”骗局,就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他们以服务老年群体为幌子,以虚假宣传、高额返利、免费旅游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缴费入会,诱导老年人上当受骗。另有一个名为“消费未来共享社区”的微信群里,数百名微信成员每天都会接受群主所谓的有关财富成长“正能量”。虽然系统不时提醒群里成员彼此“不是微信朋友关系,请注意隐私安全”,但群主仍然与大家分享着五花八门的消费返利平台信息,有的还披上“区块链”等新马甲,导致一些老年人深陷其中,损失惨重。
“消费返利”原本是一种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其实就相当于打折。但是,如今这一手段却被不良商利用,加上“互联网+”等噱头之后,包装出了众多诱人的骗局:消费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消费致富等等,吸引消费者、商家投入资金。一些第三方平台,更是打着“创业”“创新”的旗号,以“购物返本”“消费等于赚钱”“你消费我还钱”为利诱,承诺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加盟费等,引人上钩。
事实上,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商品溢价收入、会员和加盟商缴纳的费用,多数平台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实体经济和收益,资金运转和高额返利难以长期维系。一些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途径,以“预付消费”“充值”等方式吸收公众和商家资金,大量资金由平台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按照目前国家有关规定,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参与传销属违法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损失势必严重。
针对这一现象,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风险提示,称此类“消费返利”不同于正常商家返利促销活动,存在较大风险隐患,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相关业内人士则提供了辨别此类骗局的两种方法。一是看返现比例。正常的消费返现比例不会太高,一般在5%以内;二是看返现有无时间差。正常的消费返现,一般是当场兑现或者几天内兑现,而“高额返现”则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返还,很明显,这是做不到的。
今后几个月内,市工商局、消保委将组织开展相关老年消费教育,以通过举办一些专题讲座等,提升老年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净化消费环境。目前,该项活动已在姑苏区部分社区展开。
相关报道: 自贡自流井公安破获特大“凡人电子”传销案 以消费返利为幌子
重庆开州区消委会发出风险提示 消费就返利?小心你身边的骗局!
央行、银保监会等六部委 提示“消费返利”风险部分平台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等特征
鑫圆共享商城“消费返利”披上共享经济外衣 投资者疑遭传销诈骗
“舍易购”消费返利平台跑路 上饶数十商家被套一千多万
关于消费返利、消费返本平台营销模式的风险提示
小编微信号二维码,长按
添加,举报咨询加我哟
联系我们
电话:010-69243484 010-87688211QQ:304441599 695069812微信:13261207360地址:北京丰台区地铁9号线郭公庄附近官网:www.fcxxh.org邮箱:13261207360@163.com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