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政府加大了打击传销力度,但传销经济邪教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异地拉人头传销猖獗,传统传销转战互联网,庞氏骗局、非法集资与传销手段交织,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打击传销任重而道远,反传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狙击传销邪教的疯狂蔓延!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如今,“微商”几乎渗透到每一位手机网
民的生活中,打开微信朋友圈,不止是朋友发的生活状态,还有满屏的各种产品宣传和代购标语,护肤品、服饰、食物、生活用品等应有尽有。
“微商”作为新兴创业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也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种种便利,但微信交易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监管制度并不成熟,交易大多要依靠于买卖双方的道德诚信来完成,因此存在较大的风险。12月15日,省消协发布消费警示,“微商”消费需谨慎。
省消协特别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通过“微商”购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微信最初的设计只是一种聊天交流的工具,并不用登记身份证等真实信息,账号具有私密性、虚拟性、临时性的特点,还可随意删除其发布信息。如果这些微信用户销号,一旦发生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纠纷、食品安全等问题,取证很难,而且微信朋友圈买卖行为属于私下交易,买家权益很难受到法律保护。
二、“微商”与有统一交易平台的电商不同。电商的买卖双方都受第三方平台的制约和监管,而“微商”存在于每个人的社交软件
和交际圈中,自由度高、流动性大、虚拟性强,很难进行监管。因此,消费者还是应当尽量选择到淘宝、京东等具备合法主体资格电商购买,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切忌还未收到货就直接付款给对方。
三、由于微信属于实时社交平台,互动性强,在遇到有陌生好友添加请求时,应确认并核实其真实身份,防止被不良商家利用,在朋友圈分享散布虚假营销信息导致权益受损。“微商”的经营关键是在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程度。为防诈骗,消费者选择向陌生商家购买时,可以查询商家的营业执照,最好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执照的真假和企业信用情况。
四、核实“微商”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真实情况,多了解产品原料、产地和外包装等产品信息,如有条件,多与产品实物或官网上的商标和外观对比,不要轻信“晒出”的购物小票和物流单图片,价格过低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不可轻信朋友圈的宣传内容,由于缺乏第三方信用评价体系,卖家有可能存在伪造产品销量、评价、转账记录等问题。
五、预防诈骗的关键还是不要贪心,往往被骗的都是那些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的人,有时候仔细认真观察和思考就能识破骗子的伎俩。消费者向“微商”购物时,尽量不要购置大件物品、不要购买无三包目录商品、不要做金钱投资,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防护意识,每次购物尽量留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卖家信息和支付凭证等),以备不时之需。若发现“微商”存在违规行为甚至涉嫌诈骗,可以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或直接向公安部门进行举报。
此外,现在利用“微商”进行网络传销、非法集资、诈骗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心从事“微商”行业的人士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微商”到底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这些“微商”卖的东西是否真的有人在买,这样“拉人头”发展线下代理是不是一种变相传销,自己是不是成了庞大非法交易链条的一员。(记者张小林)
内容来源:三晋都市报,请遵守CC协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报道:
借微信平台发展“代理商”百余万 “星火草原”传销案10人获刑
揭秘 | 微商炫富之谜:花5元开豪车,花20元摆拍百万现金...
警惕潜伏在“微商”下的传销模式
警惕!你朋友圈里的“微商”竟然在搞“传销”!
假微商真传销? 代理商爆料国内“最大微商”涉嫌传销 当事企业认为其涉嫌造谣已诉诸法律
曝光丨海城警方端掉以微商“优优良品”作掩护 拉人头牟利的新型传销窝点
小编微信号二维码,长按
添加,举报咨询加我哟
联系我们
电话:010-69243484 010-87688211QQ:304441599 695069812微信:13261207360地址:北京丰台区地铁9号线郭公庄附近官网:www.fcxxh.org邮箱:13261207360@163.com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