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政府加大了打击传销力度,但传销经济邪教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异地拉人头传销猖獗,传统传销转战互联网,庞氏骗局、非法集资与传销手段交织,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打击传销任重而道远,反传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狙击传销邪教的疯狂蔓延!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校园贷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百度搜索说,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但从2016年开始,这项业务就变了味,只要一谈论校园贷,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高利贷,就是某高校女大学生被拍裸照要挟而自杀。事实上,还远远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愿意让拍裸照的女大学生毕竟只是极少数,骗子从她们身上捞不了几毛钱。骗子是需要骗取好多好多人和好多好多钱才肯罢休的。骗子们都很聪明,他们知道,光骗几个女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骗取更多的男大学生才行。于是乎,骗子的手段就逐步升级了。 公安部日前提醒,所有涉及“”的项目都是骗局。
“民族资产解冻”,听起来是一个很玄虚的名目。在这个名目之下,骗子们编造的局更唬人:谎称中华民族历史上各朝代灭亡后以及国民党溃败台湾时在大陆和海外遗留保存了巨大财富,国家现委托一些民间组织或企业对这些海外“民族资产”进行解冻……
其实,不光是“解冻民族资产”骗局不新鲜了,就是这套路也不新鲜。这种类似骗局历朝历代都有。过去是冒充官员或皇族后裔,以变现前朝留下的巨额“遗产”为幌子,设局骗财。现在没有前朝遗老了,又打着政府名义,“解冻民族资产”。但就是“解冻民族资产”这种老骗局,却玩了很多年,骗了很多人。
值得注意的是,老套路用了新玩法。据介绍,“民族资产解冻”就是借助互联网传播,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新型、混合型犯罪。根据通报,该案中的一个名叫陈玉英的涉案人员,就是以“慈善富民总部”的名义通过微信群发布相关信息,收取了9.3万人的报名费。
骗子用新花样行骗,我们也得有新招数破解。比如,骗子通过网络或微信发布信息,公安机关的网监部门也应该借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审查模式。如果能用“解冻民族资产”等关键词对全网进行监控,当这类信息刚一发布时,就可以监控、跟踪、固定证据,就能实现在源头对犯罪的掌控。
再比如,我们的防骗宣传、防骗提示也应有新招法。做好防骗宣传,不仅是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责,也是媒体特别是网络、微信等新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公安、司法机关在开展防骗宣传、防骗提示的时候,应该早用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比如,在网监部门发现犯罪分子发布诈骗信息以后,应该第一时间要求发布信息的平台商管控、屏蔽该信息,并向平台用户有针对性地发布揭穿骗局的声明。
为了行骗得逞,骗子总在削尖脑袋翻新花样,他们在利用受骗人知识不足和存在心理弱点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骗子在改变,防骗也要因应相对,借助新技术,演练新招法。如此,才能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来源:检查日报
相关报道: 防骗 收好这份《老人防骗手册》让骗子们哭去吧!
揭露丨被骗222万元的富婆真相信“乾隆”长生不老吗
喜讯丨鸟巢大会发钱?44名骗子已经落网
揭秘丨“科勒民族资产”网络传销内幕揭秘
曝光 | 探秘“云数贸”“建业盘”传销组织:高档场所开会 伪造与领导人合影
揭骗丨微信慈善群称缴169元可分百万 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资产联合基金会”却拿不出资质证明
进入论坛,还有猛料带给你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
小编微信号二维码,长按
添加,举报咨询加我哟
联系我们
电话:010-87688211 010-69243484 010-87687239 QQ:515082592 304441599 695069812 微信:13261207360 地址:北京丰台区地铁9号线郭公庄附近 官网:www.fcxxh.org 邮箱:13261207360@163.com 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