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信、QQ、陌陌等发生的“微传销”新形式出现的传销活动,正在加速扩张,成为监管部门的“灰色地带”。《法制日报》独家获取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微传销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点,参与微传销的人数和金额难以统计,但保守估计,参与人员千万人以上,参与金额达数千亿,无论人数和金额都远远超出传统传销。(7月16日法制日报)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传销案件21904件,案值62.38亿元,罚没金额9.9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251件,9668人。而今借势互联网的“微传销”,参与人数达上千万,参与金额更高达数千亿,足见牵涉面有多广、潜藏的风险有多大、对金融市场秩序的破坏性有多强、可能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有多堪忧。
(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传统传销惯用“洗脑”方式蒙蔽成员,以“躲猫猫”、“游击战”等手段规避打击、惩罚,监管执法难度原本就不小,致使一直屡打难绝。相比之下,以智能手机为工具,以微博、微信、微视、博客、陌陌、QQ、空间及其他微软件等为平台,以电子商务、网上创投、网上股权投资、微信营销、微商、虚拟货币、金融互助、慈善救助、免费旅游等旗号为内容,以微信支付、支付宝、网络银行以及其他支付工具为资金流转工具的新型“微传销”,更具虚拟性、跨地域性、隐蔽性、金融性和欺骗性等特点,也给发现、查处和打击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微传销不只发起灵活,而且利用QQ群、朋友圈等载体,很容易引发病毒性传播,资金转移也相当方便,社会危害性更大,绝不能等闲视之、听之任之,而必须千方百计割除这一社会毒瘤。这就要求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针对出现的新特点、新花样,研究、制订相应的对策措施给予有效打击,做到各有关部门整体联动,线上线下给力互动,发现苗头、线索及时予以围剿。而善于发动和依靠网民“微力量”,或是值得尝试的抵制和遏制微传销有效路径。
笔者有位在司法系统工作的朋友,发现同学朋友圈里有人“兜售”传销,很快就有不少人响应,出于职业敏感和公德良心,他一边私聊那位“带头大哥”让其赶紧打住,提醒他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一边私聊那些跃跃欲试、踊跃参与者,不但避免了“同学圈”成“传销圈”,而且事后那位意欲发起传销活动的同学提起此事感到非常庆幸,他表示也是被别人忽悠进去的,要不是得到及时的友情提醒,既难免坑害不少同学,又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上述个案无疑告诉我们,微传销之类的网络违法行为,渗透性强,危害力大,每个网民都要增强自律、自净意识和自我防范、抵制能力,否则,谁都有可能既成为害人者也沦为受害者。而广泛发动、充分依靠网民个体“微力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更多网民成为反传销志愿者,在QQ群、微信朋友圈积极、主动反洗脑、反诈骗,无疑有望营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氛围和声势,挤压微传销的寄生和传播空间,用正能量战胜负能量。